English

把握基本国情破解历史难题

1998-11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吴复民、陈芸、韩振军 我有话说
20年辉煌成就

把握基本国情破解历史难题

—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20年述评

新华社记者吴复民、陈芸、韩振军

国企改革,这是一个全球性话题。如何搞好国有企业,世界上没有完整、成熟的经验;中国也处在探索的过程中。要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,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之路,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事业,每破解一道难题,都意味着一次重大突破。

从“放权让利”到“制度创新”

这些事现在听来恍若隔世:1978年,四川化工厂对实现“百日红”超产较多的职工进行奖励,每增产100元发给奖金7毛2分,却因不符合上级规定,50多天才勉强获准。有一家工厂,建职工澡堂时想增建一个厕所,层层报批中竟盖了80多枚公章。

缺少自主权力、缺少利益、缺少责任,这是20年前中国国有企业的写照。国有企业的改革,首先抓住了“权、责、利”脱节的矛盾,解放思想,进行大胆的探索。1978年,重庆钢铁公司等6家企业率先开始了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改革试点,试点很快扩大到四川省100家企业。光是“企业可提留20%超定额利润”这一条,就使企业里似乎人人都成了“算帐派”。

改革初期推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、利改税等改革措施,从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入手,将一部分生产经营权和利益下放给企业,冲破了旧体制对生产力的许多禁锢,激发起人们长期压抑的积极性,企业的创造层出不穷,当时的石家庄造纸厂厂长马胜利在承包中就使出了“三十六计、七十二变”。到1992年国务院颁发《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》,将14项经营自主权明确交给企业,大部分自主权在企业得到落实。

然而,从整体上看,“放权让利”式的改革没有触动传统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,国有企业长期积淀的人多、债多、社会负担重、政企不分等深层次矛盾无法解决,效率、效益低下成为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活力的致命弱点。

1992年,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,国企改革进入了“制度创新”的新阶段。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,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,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,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“产权清晰、权责明确、政企分开、管理科学”的现代企业制度。不久,《公司法》颁布,把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用法律规定了下来。

围绕“制度创新”的目标,国家选择100户企业、18个城市、56户企业集团进行试点,到去年底各地区、各部门的试点企业达2600多家。这些企业探索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,初步落实了法人财产权,建立了经营者竞争上岗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机制,加强了企业内部管理,构造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基础。以邯钢、宝钢为代表的一批先进企业,在改革的推动下,靠新机制创造出巨大的效益。改革以来,国有资产总量年均增长15.5%,高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年均增长12.9%的水平。

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改革途径

现代企业制度是集人类发展生产力文明成果的一项系统工程,而国企改革要破解的是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”而又无法绕过去的深层次难题。全党全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,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用“啃硬骨头”的精神和胆略,积极探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改革途径。

国有企业几十年来基本上只生不灭,好像国企倒闭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。在国有企业亏损榜上,居然有1.2万户老亏损户每年榜上有名。1995和1996年,江泽民总书记实地考察了上百家国有企业,明确提出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,从搞好每个企业转向搞好整个国有经济。

按照“实行鼓励兼并、规范破产、下岗分流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”的方针,到去年底,全国已有2000多家工业企业因长期亏损、资不抵债被关闭、破产。国有企业的资产和效益开始向优势企业集中,目前资产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已逾50家。

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单一所有制结构日益影响生产力发展。党的十五大提出,“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”,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。根据这一思路,一批国有企业改制成“三资”企业、股份制企业或向其他产业投资、参股,国有资本对社会资本的控制力大大增强。以上海为例,去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本金总额是2342.76亿元,其中国家资本金为786.45亿元,也就是说每1元国家资本金直接控制3元社会资本;如果加上跨地区、跨产业参股、联营、合资的部分,1元国家资本金可以调动、支配9元以上的社会资本。

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不仅在国企内部。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,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。党的十四大以后,财政、税收、金融、外汇、外贸、价格、投资等体制改革相继出台,为国企改革创造了配套条件。近些年,围绕着解决企业人多、债多和政企不分等难点,又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、财政金融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。由于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,加上党、政府和全社会的努力,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得以比较平稳地进行,上千万职工实现了岗位大转移。

“共和国的长子”负重前行

人们习惯于把国有企业称为“共和国的长子”。它向国家提供了60%的财政收入;它为城镇提供了70%的就业岗位;它一直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,在各个关键领域,占有支配地位;它还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。

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,始终存在着各种风险和挑战。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来临,使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;多数商品产大于销的格局,使企业的营销能力面临新的考验;产业结构的普遍落后,需要企业应对加快升级的挑战;全球性的知识经济浪潮,进一步提出了调整产业、产品和市场结构的严肃课题。国企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与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紧紧联系在一起,它的最后解决,还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。

现在,我国国企改革的方向、目标、原则、方法都已明确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:“等是等不来的。回避问题,退缩不前,只能是无所作为。”回顾20年国企改革的进程,给我们留下的重要启示是:坚持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,立足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,以“三个有利于”的标准大胆试验,一切从实际出发,不能期望找到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通用模式,不能犯“一股就灵”、“一卖了之”这样绝对化、简单化的毛病。而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,下功夫调整结构,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,则是搞好企业的永恒主题。

世纪之交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国企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:用三年左右时间,通过改革、改组、改造和加强管理,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;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。只要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,扎扎实实地继续破解一道又一道难题,中国的国企改革一定能够取得成功。这将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又一个贡献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